新聞詳情

農夫山泉質量標準符合行標,低於國標

日期:2025-08-18 12:31
瀏覽次數:662
摘要:
 農夫山泉質量標準符合行標,低於國標
農夫攤上大事兒了。*近負麵新聞纏身的農夫山泉在上周又被曝出“產品標準不如自來水”。
 
  農夫山泉堅稱自己是符合標準的隻是,這套標準是浙江省的《瓶裝飲用天然水》地標。而有媒體稱,這套標準的鎘、砷等上限寬鬆於國標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一倍以上。
 
  現在,廠方、地方政府都堅稱質量冇有問題。不過,有一點無論如何狡辯都是說不過去的正如本報記者采訪中業內人士所說的那樣,地標無論如何不能比國標低。事實上,這起事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遠遠不止於一家飲用水企業它實則揭示了國內食品**標準山頭林立、高低不一、彼此衝突的現狀。
 
  很多人喜歡港貨,除了便宜,還因為港貨質量好。但香港的水、蔬菜、肉類基本都是大陸供給,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供港食品的**率達到了99.999%,已經成為了“**食品”的代表詞。流經東莞的東江,就是香港的主要水源地。有媒體報道,香港是世界上飲用水***的地區之一,大陸熱銷的家庭過濾設備在香港幾乎絕跡。然而,同樣是東江水,內地卻不時有質量問題曝出。
 
  大陸地區為何罕見“**食品”呢?無他,根源就是標準。供港食品除了內地政府的嚴格監管外,在與香港市民見麵前,還要通過香港監管部門的檢查。香港食物**標準采用的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厘定的*高殘餘限量,以蔬菜為例,其標準有3300多項,並不時修訂和公布有關限量,而內地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僅807項。
 
  食品**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標準和監管的問題。而且標準是前提,標準低了,監管再嚴也是白搭。食品**關係到人身的健康**,再怎麼嚴格也不過分。若是在食品**的標準上,企業不爭上遊,反而力爭往下看齊,本質上是良心無下限。
 
  事實上,浙江地標不能成為農夫山泉的“擋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便稱,隻有在冇有國標,或產品銷售地域性特彆強等條件下,企業才可以采用地標,農夫山泉產品目前並不符合這種“例外”。更可笑的是,浙江地標起草單位中,隻有“農夫山泉”一家飲用水企業,也被外界質疑有“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之嫌。
 
  中國有句古話,叫“仁不帶兵,義不行賈”。雖然的確有不少堅持社會責任感的義商,然而,政府在製定規則時,必須從人性陰暗的一麵去考慮,尤其要防止被大企業、大部門操縱。當前,中國強製性食品標準就接近5000種,散落於數個國家部委。清理、統一標準,就高不就低,製定**一套與國際標準看齊的國家強製性,這是政府應儘快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