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品冷藏試驗箱
- 恒溫振蕩器/搖床
- 400度-500度高溫烘箱 高...
- 立式電熱恒溫鼓風乾燥箱 烘箱 ...
- 台式電熱恒溫鼓風乾燥箱 烘箱 ...
- 真空密封圈
- 藥品穩定性試驗箱
- 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
- 電子防潮櫃
- 紅外線滅菌器
- 恒定濕熱試驗箱
- 高低溫衝擊試驗箱
- 乾燥培養兩用箱
- 熱空氣消毒箱 乾烤滅菌器
- 立式電熱恒溫鼓風乾燥箱 烘箱D...
- 真空乾燥箱 真空烘箱 真空箱
- 電熱恒溫培養箱
- 隔水式培養箱
- 二氧化碳培養箱
- 生化培養箱
- 黴菌培養箱
- 光照培養箱
- 低溫培養箱
- 恒溫恒濕箱
- 人工氣候箱
- 電熱恒溫水槽/水浴鍋
- 鹽霧腐蝕試驗箱
- 老化試驗箱
- 高低溫試驗箱
- 高低溫恒定濕熱試驗箱
- 超淨工作台
- 電爐/電阻爐/馬弗爐
- 聯係人 : 楊仙美
- 聯係電話 : 021-57182661
- 傳真 : 021-37190120
- 移動電話 : 18964531727
- 地址 : 上海市奉賢區光明工業區
- Email : baixinyiqi@126.com
- 郵編 : 201499
- 公司網址 : http://www.shbx17.com
- QQ : 384738093
*難就業季:中西部地方政府資金補貼搶不到人
又是一年畢業時,“*難就業季”被冠於今夏。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大學應屆畢業生數量達699萬。國家教育、人社部門也相繼發布政策,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武漢為國內高校人數*多的城市,記者走訪各大人才市場,相關負責人均表示,現已接近大學生就業季的尾聲,來谘詢的學生人數依舊不減。
同時,在就業*難年,武漢市也相繼出台政策留住大學畢業生,湖北襄陽發布政策“搶”大學生。本科及以上畢業生入當地企業就業,每月可享受財政補貼700元。5月份,本報記者走訪廣西、貴州兩省,多個地縣市均反映急缺人和招人難,包括一些事業單位。
地方搶人忙
“人才難招,我們在‘*難年’不出點彩,更招不來人。”湖北省襄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位負責人感慨。今年媒體報道稱“史上就業*難年”,襄陽則出台係列政策“搶人”。
近日發布的《關於鼓勵和支持大學生來襄陽創業就業的若乾意見》顯示,全日製普通高校在校生和畢業五年以內的大學生,凡具有學士學位,到襄陽的企業就業或自主創業,均可享受由政府直接發放到個人的每月500元生活補貼和200元租房補貼,時間*長可達三年。相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並根據需要逐年增加。
襄陽是湖北“一主兩副”兩個副省域中心城市之一,去年GDP總量全省排第三位。上述人社局負責人介紹稱,近些年一直麵臨人才緊缺問題,在往年,政府及事業單位,通過政策優惠招過一些博士和碩士,博士享受副縣級待遇,碩士正科級,博士到*後多數離開。襄陽的企業每年都會去北京、武漢重點高校招人,但都不理想。
相對省會武漢的留人難,地縣市難招優良大學生,並不稀奇。去年,武漢27萬大學畢業生,留下僅8萬多人。武漢市長唐良智在多個場合提出,要留住大學生,留住人才。今年5月份,武漢啟動“大學生留漢工程”,在落戶、就業方麵政策進一步放開。
5月下旬,記者走過廣西、貴州的7個地縣村,地方政府官員均表示,急需優良大學畢業生,注入新鮮血液。廣西河池市地方誌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下屬縣誌辦招人越來越難,**十年代還能招到北京重點大學畢業生,他屬於78級中央民大學生,現在很難招到相關專業大學生,縣誌編纂工作進度緩慢。“本地人出去了,也不再回來。”他的侄兒大學畢業後,在南寧一家民企工作,不願考家鄉公務員。廣西一家地級市的黨報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近年連續在廣西大學高薪招“財經記者”,也一直冇人報名。而西部一家省級黨報,在武漢某高校采取免試招人,前提是“肯留下來”。
在貴州,全省力推工業強省,工業園區遍地開花,有開闊視野的招商型人才緊缺。貴州都勻市甘棠產業園管委會李局長告訴記者,整個園區的招商工作隻有他一人負責,人才急缺,一直都冇能招到視野開闊,熟悉新事務的年輕人。
近幾年間,廣西、貴州等地區也出台過“人才引進”的相關政策。如貴州,引進一名高層次人才在貴州工作,*高可享購房補貼100萬元。對普通本科畢業生暫未見有力政策。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劉曉程表示,他在湖北、甘肅等地有過多次調研,湖北連續出台吸納人才政策,“搶人才”意識很強,西部地區缺人才一直是常態,但在出台相關政策“搶人才”方麵,意識就要弱很多。
就業率與往年持平
在襄陽高調出台財政補貼的同時,武漢幾大人才市場繼續顯現大學生就業市場飽和狀態。
武漢納傑人才市場的門口,擺放著數十台供求職者注冊和投遞簡曆的電腦。到下午5點,這些電腦前依舊坐滿了人。其中包括很多應屆生。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的大學畢業生比較“悲劇”。往年,大學生可以不用到人才市場裡找工作,通過校園招聘就可以順利就業,而今年,來向她谘詢的畢業生非常多。往年在6月份,就已是大學生就業季的尾聲,而現在前來谘詢的學生數量跟前幾個月相比冇有明顯變化。並且,在人才市場,每逢周六,都會召開“名企與應屆畢業生雙向選擇招聘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名負責協調來校招聘企業的老師告訴記者,今年來校開招聘宣講會的企業數量,與去年相比有很大的減少。該校就業指導中心網站統計數據顯示,經濟學院今年共有319人畢業,截至6月**周,共有233人登記就業,就業率為73.04%,在全校各院係的就業率考核比對中,排名很靠後,幾乎墊底。經濟學院的一位輔導員表示,與往年同時期的就業率相比,今年的就業率很低,學生找工作的難度可能有所增加,但目前的隻是初步就業率,且其中也不包括已經就業但尚未登記的學生,待到6月底畢業時,就業率一般達到80%到85%的水平,與往年基本持平。
對於就業的具體情況,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獨立學院)的老師,對就業率相關采訪保持敏感,均表示總體的就業情況還是和往年持平,但考研比率和往年比,有所提高。
結構性矛盾
大學生就業難,和用人單位招人難的矛盾,一直存在。一方麵,大學生就業難的個案屢見報端。另外,許多地方缺人,中西部地區的地級市和縣鄉村尤為明顯。
對此,蘭大劉曉程老師表示,其實這並不算矛盾。首先,大學就業難,因為在基數上,畢業生數量大,市場崗位少;從地方政府企業用人來看,即使市場上人才飽和,還是招不到人,這與“*難就業季”並無直接聯係,是不能相互解釋的;從畢業生個體案例來探討,並不具備典型意義。
劉曉程說,以蘭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為例,學生今年就業普遍良好,甚至優於往年。襄陽市出台引導政策,*後扶持的還是就業能力較強的人,包括個人學習能力、家庭背景等多方麵,對於就業能力弱的人,並無緩解作用。他認為,大家應該多關注一些民辦院校學生的就業,以及高校人才培養和實踐脫軌的情況。
湖北民族學院的大四畢業生小田(化名),在考研失利之後,就與武漢的一家雜誌社簽訂就業協議。大多數應屆畢業生找工作,一般都在上年的10-12月份,少部分會選擇**年的三四月份,即便是錯失求職的黃金季節,她還是順利找到了工作。
在她看來,身邊的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自身的原因。她笑言,現在的找工作就是分粥,*大的問題不是“僧多粥少”,而是“有肉的粥”少了。另外,很多畢業學生冇有明確定位,他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或者能做什麼,找工作猶如大海撈針,若找不到就“淹死”在職業的海洋裡,且在大學期間缺乏必要實習積累。
上述襄陽人社局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現在人才東南飛,地方企業月薪六七千招不到人,很大原因是中西部地區城市缺乏較好的發展環境,難留人。襄陽出台有“含金量”的政策,是希望通過待遇留人。
他認為,目前政府應該多協調高校與企業的對接,減少高校的無序培養;另外,中西部地區應該多製定有“含金量”的政策,在今年就業*難年,多招些大學畢業生。*近襄陽正在出台細則,單大學生就業補貼一項,政府財政撥款肯定會超過1億。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微博)認為,襄陽市給大學生提供每月700元補貼,起到的是一個“托底”作用。這樣既可以提升畢業生的工資待遇,也可以讓企業堅定信心,在招聘上更有競爭力。
葉青表示,這一次襄陽對本科生的優惠政策,有所**。以前,政府不願意出錢補貼畢業學生,現在都開始意識到這筆錢有必要支出,並且覆蓋範圍越來越大。他也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和高校,可以將引導就業的端口前移。不僅僅隻關注畢業生,可以在畢業一年或兩年前,開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政府、高校和企業三方聯合,為在校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實訓的崗位,增加他們的就業經驗。各方麵協同合作,可以緩解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單位找不到實用人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