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我國雙休日製度已推行18年 帶動巨大經濟效益

日期:2025-08-19 10:31
瀏覽次數:1615
摘要:
 我國雙休日製度已推行18年 帶動巨大經濟效益
昨日,是我國雙休日製度實行的第18個年頭。也就是說,自1995年5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行一周雙休製,即每周休息兩天。到昨天,正好是18年整。這18年來,是雙休日製度的推廣和實行時期,也有網友表示,“雙休日製度在某些單位還隻是一個概念。”

雙休日製度產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周末隻有**假,上班族隻能把所有的家務活都放在周日乾,換煤氣、洗衣服、逛街、買菜、看老人,因此,那時流行這樣一個說法:“戰鬥的星期天,疲勞的星期一。”

1994年3月,我國試行了“隔一周五天工作製”,即一周工作六天,一周工作五天的製度。1995年3月25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簽署國務院第174號令,發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決定》。決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實行五天工作製,即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長春市民小奎工作剛兩年了,得知昨日是雙休製度“滿18歲的生日”,感慨道,“記得當年媽媽由單休變成雙休時的喜悅勁,現在我也參加工作有雙休了,時間過去得太快了。”確實,雙休製度施行以來,給百姓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帶來的經濟效益

雙休日極大促動了旅遊業,經過六次提速後的列車夕發朝至,新航線層出不窮,星期五晚上去、星期一早上回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出遊模式。在雙休日基礎上調休形成的黃金周,出遊總人次數以億計。

國慶、“五一”、春節“拚接周末”的七天長假,不但促進了城市的發展,還拉動了旅遊業。

雙休製度的周末已經悄然從星期五晚上開始了,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天晚上,都市裡養生、娛樂、美容等場所總是賓客雲集,商場裡經常掀起銷售小高潮,甚至很多飯店的贈券也規定隻能在雙休日使用。

直至2008年,元旦、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休息時間重新編排,與前後雙休日拚接,出現了5個3天小長假,2個7天長假,更加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老百姓的工作和休息時間。

雙休日成為職場傳說

長春市民薑女士今年47歲,參加工作20多年了。“大小禮拜”製度和雙休日製度都趕上了,但是薑女士坦言,她並冇有休息過幾個真正的“雙休日”。薑女士以前在國企工作,實行了雙休日製度後,單位就有周六值班的製度。“雖然也冇什麼事,但還是要到單位去。”後來薑女士在一家私企就職,單位實行周日休息的製度,“在這個單位工作5年了,我都冇休過雙休,就是小長假也是兩天。”薑女士的這種情況在很多上班族中都存在,有的是工作需要,例如商場、飯店等服務業,也有的是製造業,機器不休息,職工隻能輪流休息。

周末單休確實讓很多職場人士抓狂,網友“像子彈飛”就吐槽:“上中學時周六都上課,現在畢業找的工作也是單休,雙休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