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日本擔憂中國經濟反製 日係車在華銷量受波及

日期:2025-08-17 10:49
瀏覽次數:581
摘要:
 日本擔憂中國經濟反製 日係車在華銷量受波及
日本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管瀨口清之剛剛結束了與六位日本學者有關中日關係發展的討論。

“*擔心的是,中國政府*後無法控製國內的反日壓力,考慮出台對日的限製政策。”瀨口清之昨日說。

瀨口清之指出,與會學者基本認為,目前中國政府的反應,與2005年和2010年時相比較為冷靜;但對於中日經濟關係長期的發展,卻持不同意見,悲觀者擔憂中國政府無法控製國內的壓力。

中日兩國的關係因日本政府將***“國有化”,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對於一個極度依賴出口的國家而言,日本冇有理由不擔心,一旦雙方經貿關係惡化,其正在謀求的貿易戰略將再受打擊。

中國自2007年起成為日本*大的貿易國。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發表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日本自中國進口913億美元,創曆史新高,進出口合計為1650億美元,同比(比上年同期)增1.1%。日中貿易占日本對外貿易總量19.3%,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

同時,中國持有大量日本國債。中國商務部網站援引《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財務省、日本中央銀行公布的國際收支統計顯示,中國持有的日本國債(包括短期國債)額正急速擴大,截至2011年底持有額達史上*高的18萬億日元,較上年增長71%。中國的持有額自2009年起急速增長,2010年超越美英成為日本國債的*大持有國。

“政冷經熱過於樂觀”

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告訴早報記者,以前提到中日關係都是形容為“政冷經熱”,但現在來看,這個觀點過於樂觀,如果依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必定會影響到經濟。

“在經濟危機的過程中,日本出口市場很大部分是來自新興市場,其中主要是中國。”孫立堅認為,如果中國對日本商品的銷售意願受到影響的話,不排除會出現進一步緊張的關係。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合作室主任張建平也持有類似觀點。張建平向早報記者表示,日方現在表現極度危險,失控將可能危及經濟關係,“但目前還要觀察,未來的發展取決於日本能否做出正確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財務省今年4月公布的2011年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貿易統計速報顯示,日本2011年出現了4.4101萬億日元的貿易逆差,這是自1980年以來逆差規模*高的一次。日本國內擔憂,受居高不下的進口趨勢影響,貿易赤字可能長期化。

瀨口清之說,目前日本貿易順差的情況已經不存在了,由於日本核電使用比例的下降,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進口增加,出口中則以向中國出口零部件比較多,在中國製造完成後再從中國進口完成品。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發表的貿易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日本對華貿易赤字比去年同期增加2.6倍,達到1.401萬億日元,對華出口總額同比減少5.7%。貿易逆差擴大的主要原因是鋼鐵、機械類產品自2009年以來對華出口首度減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院長趙忠秀表示,在中國貿易增長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對日產品需求減少也在意料之中。

孫立堅稱,如果日本製造業的中國市場萎縮,這對日本是很大的打擊。孫立堅認為,未來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短期內日本的新增出口會下降,擁有庫存日貨的經銷商會清倉;另一種情況是,日本的製造業地位被韓國等國家取代。

“不正常的東京都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