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品冷藏試驗箱
- 恒溫振蕩器/搖床
- 400度-500度高溫烘箱 高...
- 立式電熱恒溫鼓風乾燥箱 烘箱 ...
- 台式電熱恒溫鼓風乾燥箱 烘箱 ...
- 真空密封圈
- 藥品穩定性試驗箱
- 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
- 電子防潮櫃
- 紅外線滅菌器
- 恒定濕熱試驗箱
- 高低溫衝擊試驗箱
- 乾燥培養兩用箱
- 熱空氣消毒箱 乾烤滅菌器
- 立式電熱恒溫鼓風乾燥箱 烘箱D...
- 真空乾燥箱 真空烘箱 真空箱
- 電熱恒溫培養箱
- 隔水式培養箱
- 二氧化碳培養箱
- 生化培養箱
- 黴菌培養箱
- 光照培養箱
- 低溫培養箱
- 恒溫恒濕箱
- 人工氣候箱
- 電熱恒溫水槽/水浴鍋
- 鹽霧腐蝕試驗箱
- 老化試驗箱
- 高低溫試驗箱
- 高低溫恒定濕熱試驗箱
- 超淨工作台
- 電爐/電阻爐/馬弗爐
- 聯係人 : 楊仙美
- 聯係電話 : 021-57182661
- 傳真 : 021-37190120
- 移動電話 : 18964531727
- 地址 : 上海市奉賢區光明工業區
- Email : baixinyiqi@126.com
- 郵編 : 201499
- 公司網址 : http://www.shbx17.com
- QQ : 384738093
6月社會用電量增幅不足5% 浙江等4省負增長
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幅略超過4%,不足5%,較5月份有所回落。
專家認為,用電量數據走勢與經濟總體走勢基本保持同步。結合13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二季度經濟還在繼續探底,要確保下半年回升需要政策繼續發力。
數據 用電量增幅回落
“可能是因為周末的緣故,我現在還冇看到月報,但是快報的數據顯示6月份用電量是百分之四點幾,也就是比4月份高,比5月份差。”某接近國家能源局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這一觀點同樣被一些地方機構和企業確認。
儘管國家能源局還冇有正式公布6月份的用電量數據,但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僅略高於4%,低於5月份的5.2%,用電量增速在5月份突然反彈後再度回落。
“自2005年至今,除金融危機*為嚴重的2009年以外,今年6月份用電量增速是*低的。從月度環比來看,2012年4月份、6月份用電量增速偏低。”中電聯**工程師薛靜分析認為,“6月份華北、華東雨下個不停,天氣較去年同期偏冷一些,所以南方地區用電量急劇下降,這拉低了整個的用電量增速。”
地方能源調控部門的電力快報顯示,5月份國內用電負增長的三地,即湖北、江西、上海在6月份用電量增速已經變成正數。西北地區6月份的用電量更是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以13.55%的增幅位居國家電網(微博)五大區域之首。但不容忽視的是,6月份浙江、吉林、河南、雲南的全社會用電出現了負增長。
從用電量結構來看,居民用電增速和第三產業用電增速遠遠高於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對用電支撐力較大。工業用電增長依然乏力,鋼鐵、建材等行業用電量增速仍在負增長的環境中,但建材中水泥生產用電增速好於建材其它產業,化工、有色產業用電增速略好於全社會用電。
這和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發電量數據趨勢一致。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國內發電量同比僅增長3.7%,6月份發電量零增長。
分析 與經濟走勢同步
用電量數據往往被用以判斷整體經濟狀況。近來由於用電量數據同比增幅明顯回落,海外出現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質疑,認為實際情況可能低於公布數據。
這種論點遭到了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的批駁。他說,從理論角度來講,工業的用電量和工業增加值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在工業結構變化不大或者是能耗的消耗水平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用電量越多工業增長越快。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工業結構發生明顯變化,或者說在節能減排取得了積極進展,也可以以較低的能源消費取得較快的工業增長。
盛來運認為,上半年月度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和月度電力消費趨勢基本一致。存在差異的原因主要在兩方麵。一是在經濟下行期,重工業下降的幅度更大,會減少更多的電力消耗;二是上半年的節能降耗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單位GDP能耗繼續下降。
“從用電量增速來看,3月份到6月份基本是低穀徘徊態勢,它與當前經濟趨勢是一致的。”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看法與盛來運相同。
他解釋說:“**產業用電量是帶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大動力,其貢獻率可以達到75%左右,其中化工、建材、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冶煉四大重點行業電力消費更大。但受經濟形勢影響,這幾大行業下降幅度較大,從而拉低了整個的電力消耗。目前GDP增長中第三產業和**產業中耗電較少的新興工業貢獻率在增大,所以工業增加值增速要好於用電量增速。”
趨勢 印證經濟繼續尋底
即使用電量指標隻是同步於此前發布的經濟數據,也仍然印證了中國經濟還在繼續尋底。從已經公布的6月份及上半年數據來看,情況並不樂觀。
“中國**季度同比增長7.6%,低於**季度的8.1%。6月份工業增加值下滑至9.5%,低於上月0.1個百分點,發電同比增長為零。這樣的數據表明,中國的經濟放緩比想象中更加嚴重。儘管中國經濟正在逐步企穩,並開始逐步反彈,但整體經濟的表現仍將因為政策反應滯後以及外部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而麵臨一定困難。我們也因此下調中國經濟全年的增長預測至8.2%。”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說。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已經公布的一係列數據無不表明今年以來經濟運行下滑趨勢。目前經濟下行是國內、國際若乾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國內看,我國經濟在經過長期高速增長後已經到達一個轉折點,經濟潛在的增長率已經下降;目前也正處於經濟周期的下行階段,前期偏緊縮性的宏觀調控,特彆是房地產調控,對經濟增長具有抑製性影響。國際上,世界經濟還未從上次金融危機中完全恢複過來,又被“歐債危機”所拖累,致使我國外需一直不振。
“數據說明整體經濟下行的趨勢並冇有得到有效扭轉。”彙豐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孫君瑋說,“工業增加值、發電量和進口都在減速,說明經濟下行壓力猶存,不可小覷。”
孫君瑋說,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經濟連續六個季度回落並且增速降至8%以下,勞動力市場開始承壓。我們看到農民工就業增長在二季度明顯回落,工資增速放緩,而這一群體對經濟下行的影響更為敏感。這與彙豐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的就業分項指數連續四個月處於收縮區間是一致的,而官方製造業PMI的就業分項指數也在上月跌至50%以下。
建議 反彈仍需政策發力
鑒於上半年經濟表現出來的持續回落態勢,經濟研究者們認為,要確保下半年經濟回升,需要穩增長政策繼續發力。
孫君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鑒於下半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全球製造業PMI及其新訂單指數均持續下滑,外需恐將愈加疲弱。穩增長仍然任重道遠,需要適度增加政策寬鬆的力度,通脹快速回落為政策繼續發力提供了充裕的空間。財政政策也有條件加力。上半年國內財政盈餘9902億元,占到GDP的4%。期待下半年加大實質性減稅和民生領域的財政投入。”
中金公司**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當前經濟自主增長動能較弱,需要政策放鬆力度加大。他預測年內仍有可能再降息1次,同時政策將有選擇地放鬆地方融資平台,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推動內需增長。
更重要可能是進一步推進改革。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表示,本輪經濟放緩可能是經濟中長期潛在增速回落與短期衝擊綜合影響的結果,如果經濟潛在增速出現長周期回落的話,光靠政策調節是無法扭轉的,必須依賴更深層次的改革措施。
唐建偉分析說,我國正麵臨經濟增長動力切換的重要關口。為實現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增長,我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應從原來粗放型的依賴投資驅動轉向依靠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這體現在效率改善與技術進步兩方麵。進一步推進政府效率提升與經濟市場化改革是效率改善的基礎,而技術進步的方向則是精準把握市場、加大**力度、提供與居民消費需求升級相匹配的商品和服務的供給。
“從中長期來看,唯有逐步放開民間資本進入的限製、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以及深化市場經濟體製改革才是重啟中國經濟新增長周期的關鍵。”唐建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