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國內311個縣級醫院啟動試點改革 破除以藥養醫

日期:2025-05-06 05:32
瀏覽次數:590
摘要:

國內311個縣級醫院啟動試點改革 破除以藥養醫
昨天,衛生部、國務院醫改辦等五部門聯合召開會議,確定了18個省的311個縣(市)將正式啟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試點縣將通過改革力爭使縣域內的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保障村民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在縣級公立醫院推行改革,其實已經不是**次,自從2010年底開始,部分省份已經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了部分縣級公立醫院先行改革試點。湖南省藍山縣從去年初就開始推行了“看病全報銷模式”,參加新農合的農民自付10塊錢就能看門診,自付100塊錢就可以住院治病,新農合承擔剩餘的住院費、藥費、護理費和檢查費。前來看病的李六紅老人感覺看病確實方便了。

  李六紅:從3月份住院的就交100塊錢,把醫院的手續辦好就不管了,*長的住了25天。現在100塊錢就可以住院了,哪時候好哪時候回家。

  目前,像藍山縣公立醫院這樣的改革試點,國內已經有600多所,遍布19個省區市,已經初步在藥品采購、付費方式、補償機製等方麵做出了探索。而這一輪改革所選取的311個試點縣的公立醫院,全部來自於此前的試點醫院,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探索和經驗。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本輪改革中也*有發言權,河南省衛生廳副廳長黃紅霞就建議說,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應該建立起長效的、穩定的補償機製。

  黃紅霞:現在基層普遍擔心,今年中央財政的300萬給了,明年有冇有,後年有冇有?是不是光改革有,改革以後就冇了?非常的擔心,所以希望建立一個長效的、穩定的投入機製,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的支持力度,緩解縣級財政的投入壓力。

  公立醫院的補助渠道,現在主要是有三個: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但是在5天前國務院發布了《關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意見中就明確說了,縣級公立醫院的補償方式要做出改變,取消“藥品加成收入”,破除“以藥養醫”機製。

  而這也就意味著,要讓“3=2”。但問題是,政府補助和服務收費要怎樣才能填補“藥品加成收入”的巨大空缺呢?

 

  目前我國政府補助對於公立醫院的投入大約僅占醫院總支出的10%左右,其餘的缺口都需要醫院掙錢補足,而醫院收入的來源之一就是藥品的差價,這也被稱為“以藥補醫”,間接催生了部分醫生為了掙錢,多賣藥、賣貴藥的現象,這也是“以藥補醫”機製飽受詬病的重要原因。但由於補償機製尚未到位,醫院也隻能繼續選擇“以藥補醫”。但是在本輪改革中,一直以來的老大難問題,一下子成了首當其衝必須要麵對,並且必須儘全力解決的問題。

  衛生部部長陳竺說,縣級公立醫院服務9億多居民,在我國公立醫院中占主體地位,但同時也是薄弱環節,是**推行公立醫院改革的突破口,必須要在總結各地試點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因地製宜,多管齊下破除“以藥補醫”機製。

  陳竺: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醫保支付方式、落實財政政策,確保目前啟動探索的600多所縣級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積極探索縣級醫院落實基本**政策,完善滿足縣域醫療需求的基本**目錄,規範藥品采購供應。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誌剛介紹說,破除“以藥補醫”機製是本輪改革的關鍵環節,但試點醫院在改革的同時也要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要扭轉公立醫院的逐利行為。

  孫誌剛:建立長效性補償機製,需要價格調整醫保支付和政府投入三管齊下,相互填平同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要能彌補醫療技術合理成本,反映醫療服務價值,由此產生的費用要納入醫保,不能加重群眾負擔。

  陳竺表示,在本輪改革中,還將建立縣級醫院運行發展的新機製,以改革促發展,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提升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使民眾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讓農村民眾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力爭2013年在縣級醫院普遍取消以藥補醫,2015年在國內所有公立醫院**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