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品冷藏試驗箱
- 恒溫振蕩器/搖床
- 400度-500度高溫烘箱 高...
- 立式電熱恒溫鼓風乾燥箱 烘箱 ...
- 台式電熱恒溫鼓風乾燥箱 烘箱 ...
- 真空密封圈
- 藥品穩定性試驗箱
- 高低溫交變濕熱試驗箱
- 電子防潮櫃
- 紅外線滅菌器
- 恒定濕熱試驗箱
- 高低溫衝擊試驗箱
- 乾燥培養兩用箱
- 熱空氣消毒箱 乾烤滅菌器
- 立式電熱恒溫鼓風乾燥箱 烘箱D...
- 真空乾燥箱 真空烘箱 真空箱
- 電熱恒溫培養箱
- 隔水式培養箱
- 二氧化碳培養箱
- 生化培養箱
- 黴菌培養箱
- 光照培養箱
- 低溫培養箱
- 恒溫恒濕箱
- 人工氣候箱
- 電熱恒溫水槽/水浴鍋
- 鹽霧腐蝕試驗箱
- 老化試驗箱
- 高低溫試驗箱
- 高低溫恒定濕熱試驗箱
- 超淨工作台
- 電爐/電阻爐/馬弗爐
- 聯係人 : 楊仙美
- 聯係電話 : 021-57182661
- 傳真 : 021-37190120
- 移動電話 : 18964531727
- 地址 : 上海市奉賢區光明工業區
- Email : baixinyiqi@126.com
- 郵編 : 201499
- 公司網址 : http://www.shbx17.com
- QQ : 384738093
溫濕度光照度在植物生長的地位
溫濕度光照度在植物生長的地位
從農業實踐來看,植物生長在農業生產中占有**地位。植物生長狀況好,作物產量高,農民收益就高。人民收入水平高了,整個國家的經濟也就上去了。植物生長包括這幾方麵:特殊器官的發育,整株植物的發育等。目前,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影響植物生長有52種因素。如土壤有機質、土壤水分、根層深度、溫度、濕度、光照度、風速等等。下麵我們就重點來分析下溫濕度光照度對植物的影響。
溫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植物隻有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才能夠生長。溫度對生長的影響是綜合的,它既可以通過影響光合、呼吸、蒸騰等代謝過程,也可以通過影響有機物的合成和運輸等代謝過程來影響植物的生長,還可以直接影響土溫、氣溫,通過影響水肥的吸收和輸導來影響植物的生長。由於參與代謝活動的酶的活性在不同溫度下有不同的表現,所以溫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也具有*低、*適和*高溫度三基點。植物隻能在*低溫度與*高溫度範圍內生長。雖然生長的*適溫度,就是指生長*快的溫度,但這並不是植物生長*健壯的溫度。因為在*適溫度下,植物體內的有機物消耗過多,植株反倒長得細長柔弱。因此在生產實踐上培育健壯植株,常常要求低於*適溫度的溫度,這個溫度稱協調的*適溫度。
不同植物生長的溫度三基點不同。這與植物的原產地氣候條件有關。原產熱帶或亞熱帶的植物,溫度三基點偏高,分彆為10℃、30~35℃、45℃;原產溫帶的植物,溫度三基點偏低,分彆為5℃、25~30℃、35~40℃;原產寒帶的植物生長的溫度三基點更低,北極的或高山上的植物可在0℃或0℃以下的溫度生長,*適溫度一般很少超過10℃。
同一植物的溫度三基點還隨器官和生育期而異。一般根生長的溫度三基點比芽的低。例如蘋果根係生長的*低溫度為10℃,*適溫度為13~26℃,*高溫度為28℃。而地上部分的均高於此溫度。在棉花生長的不同生育期,*適溫度也不相同,初生根和下胚軸伸長的*適溫度在種子萌發時為33℃,但幾天後根下降為27℃,而下胚軸伸長上升為36℃。多數一年生植物,從生長初期經開花到結實這三個階段中,生長*適溫度是逐漸上升的,這種要求正好同從春到早秋的溫度變化相適應。播種太晚會使幼苗過於旺長而衰弱,同樣如果夏季溫度不夠高,也會影響生長而延遲成熟。
人工氣候室的實驗資料證明,在白天溫度較高,夜晚溫度較低的周期變化中,植物的營養生長*好。如番茄植株在日溫為26℃、夜溫為20℃的晝高夜低的溫差下,比晝夜25℃恒溫條件下生長得更快。在自然條件下,也具有日溫較高和夜溫較低的周期變化。植物對這種晝夜溫度周期性變化的反應,稱為生長的溫周期現象。
日溫較高夜溫較低能促進植物營養生長的原因,主要是白天溫度較高,在強光下有利於光合速率的提高,為生長提供了充分的物質;夜溫降低,可減少呼吸作用對有機物的消耗。此外,較低的夜溫有利於根的生長和細胞分裂素的合成,因而也提高了整株植物的生長速率。在溫室或大棚栽培中,要注意改變晝夜溫度,使植物在自然條件下,水分、礦質、光照、溫度等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是交叉、綜合的影響。首先各環境因子之間有相互影響。例如陰雨天、光照暗淡、氣溫下降、土壤水分增加、土壤通氣**等反應會連鎖地發生,影響植物生長。其次各環境因子作用於植物體,又與生命活動是密切相關的,它們還會相互影響。例如光照促進光合,光合會影響蒸騰,蒸騰又會影響水分的供應。它們彼此之間既有相互促進又有相互製約。在農業生產上,要注意各種環境條件對生長的個彆生理活動的特殊作用,又要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抓住主要矛盾,采取合理措施,才能適當地促進和抑製植物的生長,達到栽培的目的。